昆仑失火,玉石俱焚的拼音、解释、组词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的简介:
kūn lún shī huǒ,yù shí jù fén
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 AI解释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中国,主要描述了一个极端的情况:当大火在昆仑山这样神圣的地方燃烧时,即使珍贵的宝石和玉石也会一同被烧毁。这句话强调了灾祸一旦爆发,连同所有相关或无关的事物都会受到牵连,即"一损俱损"的理念。
详细解释
- 昆仑: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指的是群山之祖、五岳之宗的神山。
- 失火:比喻灾难或祸患的发生。
- 玉石俱焚:“俱”指全部;“焚”,意为烧毁。整句话意味着无论是宝贵的还是普通的,一旦火灾发生,都难以幸免。
造句
- 这次公司的财务危机来势汹汹,原本稳健的运营体系仿佛昆仑山上的大火,让公司上下所有人身家清零。
- 谈及环境污染问题时,他指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像昆仑山失火一样,玉石俱焚。
- 一旦这种病毒大规模爆发,全球的公共卫生系统将面临崩溃,整个社会都会陷入一片混乱,正如昆仑山上的大火烧毁了所有的珍宝。
-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那么地球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程度将会是玉石俱焚式的灾难。
- 在网络犯罪猖獗的情况下,不仅受害者的隐私会被侵犯,普通网民的个人信息也难以幸免于难,就像昆仑失火一样。
分词解释
昆
kūn
1 子孙,后嗣:~裔(子孙后代)。后~。2 哥哥:~弟(a.兄弟;b.友好亲爱)。~仲。~季。~玉(称人兄弟的敬辞)。3 众多:~虫(虫类的统称)。4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仑山”,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亦作“崑崙山”)。
仑
lún
1 条理、伦次。
火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玉
yù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
石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俱
jù
1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2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焚
fén
1 烧:~烧。~毁。~化。~香。~书坑儒。~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