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选集的拼音、解释、组词

列宁选集的简介:

liè níng xuǎn jí
列宁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辑。中文第一版共四卷。1960年出版。收入1894-1923年的著作二百零五篇。中文第二版于1972年出版,共四卷。中文第三版于1995年出版。共四卷。对文献的收载作了较大调整。采用《列宁全集》的新译文。有主题索引。

  • AI解释

《列宁选集》并不是一个直接存在的单个词汇,而是一系列由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撰写的著作和演讲的集合。这些内容反映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观点、理论和实践贡献,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尤其是在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论述。

详细解释

《列宁选集》收录了列宁自1900年代初到他逝世前(1924年)的重要著作。这些作品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批判、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方面的内容,还记录了他在革命实践中的思考和行动。通过这些文集,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列宁的思想发展脉络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造句

  1. 学术研究方面:为了更深入地了解20世纪初期的共产主义运动,《列宁选集》是必不可少的参考材料。

  2. 历史教学中:在讲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引用《列宁选集》中的相关论述来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状况和革命背景的理解。

  3. 政治思想讨论:针对当前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辩论时,某些学者可能会援引《列宁选集》中关于帝国主义的观点来进行分析。

  4. 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于那些专注于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者来说,《列宁选集》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启示。

  5. 文化讨论会:在一场有关社会主义运动的文化讨论会上,与会者可以分享《列宁选集中》的一些精彩篇章,并展开关于其思想内涵的探讨。

分词解释

liè

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3 摆出:~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6 类:不在此~。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níng,nìng,zhù

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2 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3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4 姓。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1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2 聚合,会合:聚~。~合。~会。~体。~团。~训。~散。~资。~中。~大成。~腋成裘。3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子。文~。诗~。选~。全~。4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第五~。5 定期交易的市场:~市。赶~。6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部。经史子~。7 成就,成功:大业未~。8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交~。9 古同“辑”,和睦。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