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头晕脑的拼音、解释、组词
昏头晕脑的简介:
hūn tóu yūn nǎo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同“昏头昏脑”。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同“昏头昏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头脑昏沉,思绪不清。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著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亦作昏头搭脑、昏头昏脑。
1. 头脑昏沉,思绪不清。《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著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也作「昏头搭脑」、「昏头昏脑」。
《昏头晕脑》是汉语中一个形象化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头脑不清楚、思维不集中或者精神恍惚的状态。这个词往往带有贬义色彩,适用于描述人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迷失方向或缺乏清晰判断的情形。
详细解释:
- 词源:该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昏头”和“昏脑”,分别用于形容头部的混沌状态。
- 使用场合:常用于描述人因疲劳、醉酒、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思维不清晰,行为上显得混乱或者迷糊的情况。
- 语境举例:
- 因为连续加班,他感到昏头晕脑,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 酒后驾车不仅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还常常让人处于昏头晕脑的状态,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造句示例(5个):
- 工作了一整天的李明感到昏头晕脑,决定早点休息。
- 他昨晚喝了太多酒,早上醒来时仍然感觉昏头晕脑,根本无法正常思考。
- 连续开了好几个小时车后,张师傅觉得自己有些昏头晕脑,于是选择在下一个服务区停车休息一下。
- 由于生病,王老师上课的时候感到昏头晕脑的,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
- 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赵小姐开始觉得头很晕,整个人感觉昏头晕脑,她意识到需要休息片刻。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昏头晕脑》这一成语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境和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昏
hūn
1 天刚黑的时候:黄~。~晓(朝夕。亦指明暗)。~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2 暗而无光:~暗。~黑。3 惑乱:~愦。~聩。~庸。4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厥(亦称“晕厥”)。~乱。5 古同“婚”,婚姻。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晕
yùn,yūn
1 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2 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霞~。墨~。3 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眩。~车。眼~。
脑
nǎo
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2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