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具臣的简介:

jù chén
1.备位充数之臣。 2.泛称为人臣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聊以充数,不能有作为的臣子。《论语.先进》:「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汉书.卷六七.梅福传》:「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具臣》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出自于《战国策·齐策二》,原意是指那些仅仅因为职位而被任命,并没有实际才能或能力去完成重任的人。在古文中,“具”可以理解为“齐全、完备”,“臣”则是对男性下属的一种尊称。“具臣”也常被用来指代那些只是名义上、形式上的官员或者仆从,而不是真正的贤能之士。

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指的是没有真正能力或才能去完成职责的臣子。
  2. 引申义:也可以泛指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有能力但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的人。
  3. 文化背景:在古代,很多官员被任命更多是出于家族关系、门第等因素,并非其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德行。因此,“具臣”一词常用来讽刺这种现象。

造句

  1. 古代朝廷中不乏具臣,他们虽然占据高位但缺乏真才实学。
  2. 为了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我们需要剔除那些徒有虚名的具臣。
  3. 在这次改革中,许多不称职、只配称为“具臣”的官员被清除出去了。
  4. 这个部门里有几位资深的老臣,但很多人认为他们实际上是具臣,没有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贡献。
  5. 想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去除那些徒有虚名的具臣,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来治理国家。

分词解释

1 器物:器~。2 备有:~备。~有。别~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3 备,办:~呈。~结。~名。~领。敬~菲酌。4 古同“俱”,都,完全。5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座钟一~。一~男尸。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