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梆鼓的简介:

bāng gǔ
1.梆子和鼓。报更的响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板鼓的别名。参见「板鼓」条。

关于“梆鼓”这个词语,它通常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之一。梆鼓在古代是用于报时、传令或军事活动中的重要道具,现今多见于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

详细解释

  • 结构梆鼓一般由木质的梆子和金属制成的小鼓组成。
  • 演奏方式:用手敲击木梆产生清脆的声音,同时以拍击小鼓来增加节奏感。
  • 用途与意义:在古代中国,梆鼓常用于传达信息、报时或作为仪式的一部分。例如,在古代的城墙或者大城门附近放置的梆鼓,到了特定的时间会发出声音,人们通过这声音知晓时间,或者作为警报使用。

造句

  1. 这次演出将融入梆鼓与古筝等传统乐器,希望能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2. 在春节庙会上,艺人们吹拉弹唱的同时也不忘敲响手中的梆鼓,气氛热烈而喜庆。
  3. 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正确地敲击梆鼓,并解释了它在中国古代的作用和文化意义。
  4. 站在长城上远眺,夕阳西下时,远处的梆鼓声悠悠传来,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5. 为了庆祝端午节,社区组织了一场民俗表演,其中包括了传统舞蹈与热闹非凡的梆鼓合奏。

希望以上信息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梆鼓”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bāng

1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的敲门声。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