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窾要的拼音、解释、组词
动中窾要的简介:
dòng zhòng kuǎn yào
动:常常;中:切中;窾:空处;要:要害。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动:常常;中:切中;窾:空处;要:要害。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庖丁的解牛技术高超,能顺著牛体的天然筋骨空隙处运刀,而不硬砍生割。见庄子.养生主。后用来比喻人言谈举止都能切中要害。清史稿.卷四九六.忠义传十.世增传.:「惟家铭随方应付,动中窾要,历任总督皆倚重之。」
1. 庖丁的解牛技术高超,能顺著牛体的天然筋骨空隙处运刀,而不硬砍生割。见《庄子.养生主》。后用来比喻人言谈举止都能切中要害。《清史稿.卷四九六.忠义传十.世增传》:「惟家铭随方应付,动中窾要,历任总督皆倚重之。」
词语《动中窾要》,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或常用的中文成语或惯用语,从其字面拆解来看,“动”可以理解为“行动、动作”,“中”是中间的意思,“窾要”则通常指事物的关键点或核心。因此,若要根据这个词语的构词特点进行解释,则可能意在描述在某个行动过程中抓住关键要素。
但鉴于其并不常见,我们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解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或者惯用语。下面提供基于此解释的5个造句:
- 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我们要动中窾要地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 这次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动中窾要地调整计划以应对突发变化。
- 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我们应该动中窾要地分配时间和资源。
- 在设计新产品时,我们要确保把握住产品的功能核心,做到动中窾要。
- 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保持灵活和敏锐的洞察力来动中窾要地解决问题。
请注意,“动中窾要”并非一个正式成语或惯用语,因此其使用需要根据实际语境进行调整。希望上述解释及造句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动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要
yào,yāo
1 索取:~账。~价。2 希望,想:~强。~好。3 请求:她~我给她读报。4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人。~领。纲~。~言不烦。5 应该,必须:须~。6 将(jiāng):将~。快~。7 如果,倘若:~是。8 表选择:~么。~不。~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