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事行为的简介:
mín shì xíng/háng wéi/wèi
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所必需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
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所必需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
- AI解释
《民事行为》是法律术语,通常指的是个人之间、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私法关系中,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它主要涉及的是自然人和法人等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人身及财产相关的行为。在中国的民商事法律体系中,《民事行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行为、单方行为(如赠与)、遗嘱行为等。
以下是《民事行为》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造句:
详细解释
- 定义:民事行为是指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 要素构成:
- 主体:必须是具备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 内容:须明确具体,能够通过实际履行得以实现;
- 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真实有效,且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
造句
- 小王和小李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了协议。
- 张老板立下遗嘱,决定将名下所有财产均捐赠给家乡的教育事业。
- 由于公司破产,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后签订了债权转让合同。
- 李某承诺向朋友借出一万元,并约定了还款期限和利息。
- 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明确表示了关于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的具体条款。
这些例子展示了民事行为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涵盖了合同、遗嘱等多种形式。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事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行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为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