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批判现实主义的简介:
pī pàn xiàn shí zhǔ yì
欧洲19世纪30年代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其作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以及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欧洲19世纪30年代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其作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以及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 AI解释
《批判现实主义》是文学流派之一,主要特征是对社会现状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评。它起源于19世纪,强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不回避人性中的矛盾、冲突和社会问题,通过艺术作品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改善。
解释
批判现实主义在创作中力求忠实于生活的原貌,揭示社会的深层矛盾,批判不合理现象。它要求作家深入生活实际,观察并深刻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和事件,以准确描绘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状况、人物心理及行为动机。这种文学形式注重展现真实的世界而不美化或浪漫化。
造句
- 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就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与剥削现象。
-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 某些作品试图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中国的农村生活。
- 19世纪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这些例子展示了批判现实主义在不同作品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强调了其反映真实、揭露社会问题的核心特点。
分词解释
批
pī
1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2 刮:~凿。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4 大量:~购。~销。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
判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现
xiàn
1 显露:出~。表~。发~。体~。~身说法。2 实有的,当时就有的:~金。~款。~货。~实(①客观存在的事物;②合于客观情况的)。3 目前,当时:~时。~在。~今。~场。~代。~买~卖。
实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