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葡萄的拼音、解释、组词

愤怒的葡萄的简介:

fèn nù de pú táo
长篇小说。美国斯坦贝克作于1939年。20世纪30年代,俄克拉何马州连遭旱灾,粮食歉收。佃农乔德一家变卖家产,前往西部谋生。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后,又陷入果园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他们终于奋起反抗,参加摘果工人的罢工斗争。

  • AI解释

愤怒的葡萄:从田间到牢房的美国社会史》(The Grapes of Wrath)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首次出版于1939年,该书以大萧条时期美国中西部农民破产后的大规模迁移为背景,主要讲述了杰克逊一家从俄克拉荷马州迁移到加利福尼亚州,在寻找新的土地和工作机会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与挑战。

小说揭示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以及劳工权益的问题,并通过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来反映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愤怒的葡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性关怀使其成为了世界文坛上的经典之作。

造句:

  1. 愤怒的葡萄》一书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2. 这本书让我对大萧条时期美国农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约翰·斯坦贝克通过《愤怒的葡萄》,深刻描绘了社会不公的现象。
  4. 我们可以从《愤怒的葡萄》中看到,面对逆境,人们依然保持尊严和勇气。
  5. 该书揭示了许多关于美国历史和社会的重要事实,《愤怒的葡萄》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文献。

分词解释

fèn

1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悱(郁闷)。~慨。~怒。~然。悲~。激~。~恚。公~。义~填膺。~世嫉俗。

1 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2 气势盛:~涛。~火。心花~放。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4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1 〔~萄〕➊落叶藤本植物,果实圆形或椭圆形,味甜可食,亦可酿酒;➋这种植物的果实或像其形者,如“~~干”。“~~酒”。“~~球菌”。

táo

1 〔葡~〕见“ 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