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1905.3.5~1950.2.28)的拼音、解释、组词

戴望舒(1905.3.5~1950.2.28)的简介:

dài wàng shū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

  • AI解释

词语《戴望舒(1905.3.5~1950.2.28)》实际上代表的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生平信息。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独特的意象创造和朦胧诗风格著称。

详细解释

  • 戴望舒:全名戴朝安,笔名有戴梦鸥、江恩等。他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
  • 1905.3.5~1950.2.28:这是戴望舒的生卒年月。

戴望舒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今宁波市奉化区),年轻时因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写下了许多以雨、夜色等为背景的抒情诗歌。他的代表作品有《雨巷》《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戴望舒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意象来传达情感与思想,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5个造句

  1. 戴望舒的《雨巷》中那熟悉的旋律,至今仍在人们心中回响。
  2. 想要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就不能不提到戴望舒和他的作品。
  3.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戴望舒用他的笔记录下了对祖国深深的爱和忧虑。
  4. 走进图书馆的文学区,戴望舒的作品总是吸引着我再次阅读。
  5. 戴望舒的《寻梦者》激励了无数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人们。

分词解释

dài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2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3 姓。

shū

1 展开,伸展:~展。~畅。~张。~卷(juǎn )。~适。~心。2 从容,缓慢:~缓。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