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类的拼音、解释、组词

贯类的简介:

guàn lèi
1.谓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贯通其理。

  • AI解释

词语“贯类”来源于古代中国哲学与文献学,主要指的是在分类时能够深入理解各个类别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将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进行有效的归类。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文学、历史等人文领域,也常用于现代社会中的信息整理、知识管理等方面。

解释: 1. “贯”意为贯穿、连贯。 2. “类”指的是分类的对象或者事物的类别。 3. 贯类即是在进行分类时能够深刻理解各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且在分类过程中保持连贯性和逻辑性,确保分类合理有效。

造句: 1. 为了更好地整理这个图书馆的藏书,馆长决定采用贯类的方法对书籍进行归档。 2. 在这次的产品设计中,研发团队通过贯类的方式进行了详尽的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 3. 教师在讲解中国历史时运用了贯类的手法,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朝代更替的逻辑关系。 4.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项目经理建议使用贯类的方式来管理项目中的任务分配与进度跟踪。 5.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分析师采用了贯类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从而得出了更加准确的结论。

分词解释

guàn

1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2 穿,通,连:~穿。~串。~通(➊连接,沟通;➋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注。~彻。~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而入。3 古同“惯”,习惯。4 原籍,出生地:籍~。5 姓。

lèi

1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群。~别。~书。分~。人~。2 相似,好像:~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