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卷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卷的简介:

xíng/háng juàn/juǎn
1.唐代习尚,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延誉,称为行卷。 2.明代坊肆所刻举人中式的诗文。

  • AI解释

行卷》,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应试举子将自己平日所作的文章呈献给当朝文坛名流或地方官员以期得到推荐和赏识。这种做法通常在科考之前进行,目的是让士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指导与推荐信,在参加考试时便具有一定的优势。

详细解释

  1. 行卷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声望的诗人、文人或者地方上的显要官员。
  2. 内容行卷的内容多为应试科举所需的诗歌、赋等文体,有时也会包括一些个人简历或陈述自己才华的文章。
  3. 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希望能获得推荐信,这些推荐信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往往会被视为一种额外的优势。

造句

  1. 在唐代文坛上,李华行卷给韩愈,得到了极大的赏识和认可。
  2. 张三为了提高自己在科考中的竞争力,特意将行卷给了一位名臣。
  3. 王五的行卷作品以清新脱俗而闻名,被许多文人所称道。
  4. 行卷制度在宋代虽然有所变化,但仍然是士子们展现才华的重要方式之一。
  5. 杨六通过精心准备的行卷成功获得了李大人的好感与推荐信。

以上就是《行卷》的相关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juàn,juǎ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试~。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