箩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箩筐的简介:

luó kuāng
1.竹筐。

  • AI解释

《箩筐》一词主要指一种编织而成、形状为圆形或方形的容器,通常用于装载和运输物品。其特点是底部有孔,方便透气和排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箩筐”常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在农业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详细解释

  1. 用途:用来装粮食、水果等易散落的东西。
  2. 结构特点:通常由竹子或柳条等材料编织而成,底部为方形或圆形,有的还带有提手方便搬运。
  3. 文化意义:“箩筐”不仅是农具的代表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精神的一种体现。

造句

  1. 母亲用她的箩筐收起了一篮又一篮的苹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 老王从仓库里搬出一个大大的箩筐,准备将这些稻谷仔细地筛选一遍。
  3. 孩子们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游戏时,有的孩子被关进了用旧报纸做的简易“箩筐”中,引来一阵欢笑。
  4. 村民们用箩筐装满了新鲜采摘的水果,满载而归。
  5. 奶奶教小明如何编织一个结实耐用的小箩筐,准备给他当作生日礼物。

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箩筐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途,同时也展现出了其文化价值和情感联系。

分词解释

luó

用竹子编的底方上圆的器具:~筐。

kuāng

1 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子。土~。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