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大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经大法的简介:
dà jīng dà fǎ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 AI解释
《大经大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国家的根本法律、法规或者原则性的规则。在古代文献中,“大经”常指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大法”则多指正式的法律条文。在中国古代,这一表述往往强调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秩序与稳定的重要作用。
详细解释
- 大经:通常指的是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道德原则。
- 大法:特指国家或组织内规定的正式法律或者规则。
造句
- 古代中国的君主们常常强调,治国有术,立国需循《大经大法》。
- 在讨论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时,许多学者主张要坚守《大经大法》,以实现长久的稳定和繁荣。
- 要治理好这个国家,就必须从《大经大法》入手,将国家的根本利益置于最高位置。
- 《大经大法》不仅是一部法律文本,更是一种精神指引,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我们应当回溯至《大经大法》,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通过上述造句,我们可以看到,《大经大法》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反映了古代以及现今人们对于法律、道德和秩序的理解与追求。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