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榆为粥的拼音、解释、组词

屑榆为粥的简介:

xiè yú wéi zhōu
屑:研成碎末。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指艰苦生活。

  • AI解释

“屑榆为粥”并非一个标准或常见的成语或者俗语,可能是对某个故事片段或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进行了概括。从字面来看,“屑”意指粉碎、细磨;“榆”指一种树的名字,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粥”则是用米或其他谷物加水煮成的食物。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这个词语大概描绘的是将榆树的某部分(可能是果实或种子)细致地粉碎后用来熬制粥的情景。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种做法,因为通常人们不会直接以榆树的部分作为食物来源。如果这是出自某一故事或传说中的场景,那么它或许具有象征意义或特定情境下的特殊解释。在没有具体背景的情况下,“屑榆为粥”可能被用来比喻某种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或是形容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非常规的手段。

下面提供五个基于这个词语意境的造句:

  1. 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放弃过梦想,就像那个传说中的英雄,即便只能“屑榆为粥”,也从不向命运低头。
  2.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那个年代,人们真的做到了“屑榆为粥”,虽然味道极差,但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
  3. 他决定学习木匠手艺来改善生活条件,在没学到之前,他先从收集和准备材料做起,“屑榆为粥”般的生活让他更加珍惜每一分努力。
  4. 虽然没有钱买粮食做饭,但是用树叶、树枝等植物磨碎后熬制的“粥”,也能填饱肚子;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像“屑榆为粥”一样可贵。
  5.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人们不得不面对“屑榆为粥”的困境,但正是这些困难激发出了大家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决心与勇气。

分词解释

xiè

1 碎末:~子。纸~。2 琐碎:~~。琐~(细微小的事情)。3 认为值得(做):不~。

1 落叶乔木,实扁圆,木材坚实,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荚。~钱儿(即“榆荚”,像小铜钱)。~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为黏剂)。~塞(古称边塞植榆,故称边塞为“榆塞”)。桑~暮景。2 姓。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zhōu,yù

1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2 像粥的东西:泥~。乱成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