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冤摘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理冤摘伏的简介:
lǐ yuān tì fú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理冤摘伏(lǐ yuān zhāi fú)是一个成语,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1. 理冤:指明辨是非,为受冤屈的人洗清冤情。 2. 摘伏:意为揭发、揭露隐藏的问题或事实。
合起来,“理冤摘伏”通常用来形容公正地分辨和纠正错误的行为或案件,确保正义得以伸张。这个成语常用于法律、司法领域中,强调公正裁决与维护公平的重要性。
造句
- 在法庭上,法官通过仔细审查证据,成功地理冤摘伏,还了被告一个清白。
- 他是一位能理冤摘伏的律师,总是能够为委托人争取到最有利的结果。
-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取证,检察院终于能够理冤摘伏,将真正的罪犯绳之以法。
- 司法公正不仅要求惩罚犯罪分子,还应确保没有无辜者被枉加刑罚,真正做到理冤摘伏。
-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正义,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理冤摘伏,确保每一个案件都得到公平处理。
这些句子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示“理冤摘伏”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意义。
分词解释
理
lǐ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冤
yuān
1 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枉。~屈。~案。~狱。~愤。伸~。鸣~叫屈。2 仇恨:~头。~家。~孽。3 欺骗:不许~人。4 吃亏,上当:~大头。花~钱。
摘
zhāi
1 采取,拿下:采~。~取。~桃子。~除。2 选取:~要。~录。~编。文~。~引。寻章~句。指~(挑出缺点)。3 借:~兑。东~西借。
伏
fú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