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仞一篑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仞一篑的简介:

jiǔ rèn yī kuì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比喻功败垂成。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功亏一篑」。见「功亏一篑」条。

2. 此处所列为「功亏一篑」之典源,提供参考。 《书经.旅獒》呜呼!夙夜1>罔或不勤2>。不矜3>细行,终累4>大德。为山九仞5>,功亏一篑6>。允迪兹7>,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8>。 〔注解〕 (1) 夙夜:从早到晚。 (2) 罔或不勤:无有不勤;没有不勤奋的时侯。 (3) 矜:谨慎、注意。 (4) 累:连累使受损害。 (5) 九仞:比喻已接近完成的高度。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八尺为一仞,一说七尺为一仞。 (6) 篑:盛土的竹器。 (7) 允迪兹:如果真能这样做。允,果真。迪,实践。兹,此。 (8) 世王:世世代代君临天下。王,音ㄨㄤˋ。

3. 此处所列为「功亏一篑」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声威显赫,四方蛮夷都来进贡。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进贡了几只土产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劝王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不要珍惜异物,以尽安定国家和保护人民的责任。如果不注意小节,最后会连累大德,就像堆积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篑土了,却不肯复上去而放弃,功败垂成,这实在太可惜了。「功亏一篑」出现在这席话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九仞一篑》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用来比喻做事只差一点点就要成功,但因最后的疏忽或不足而功亏一篑。这里的“仞”是古代计量单位,“篑”则是一种竹筐,用来装土。

解释

  • 九仞:九仞高的一堆土,形象地表示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工作。
  • 一篑:用一个竹筐装的少量泥土。
  • 功亏一篑:指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因为最后一点疏忽而前功尽弃。整体来说,“九仞一篑”强调的是差那么一点点努力就能成功。

造句

  1. 考试已经做了九成,只有一道题没做出来,可惜最终分数还是没有达到优秀,真是一步之遥功亏一篑。
  2. 我们公司的新产品设计已经完成了90%,但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导致整个项目差点夭折,真是九仞一篑啊!
  3. 他每天坚持训练八小时,只差最后几分钟的强化就能突破极限了,结果还是因为休息不够而功亏一篑。
  4. 这个工程项目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量,就剩下最后一点需要补充资料,但因审核不严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真是九仞一篑啊!
  5. 他这次比赛已经领先了其他选手很多分,只差最后一个问题就能赢得冠军,可惜最后因为紧张而失手,功亏一篑。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九仞一篑”强调的是在成功边缘的最后努力是多么重要。

分词解释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rèn

1 古代计量单位:一~(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山高万~。2 测量深度。3 古同“韧”,坚韧。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