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劝化的简介:
quàn huà/huā
1.佛教语。宣传教义,使人感悟向善。 2.常用指劝教,劝勉。 3.犹募化。劝人施舍财物。
1.佛教语。宣传教义,使人感悟向善。 2.常用指劝教,劝勉。 3.犹募化。劝人施舍财物。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开导他人改过自新。【例】经过老师的劝化后,他决定改掉以往的恶习,好好用功读书。
2. 劝人施舍财物。【例】出家人挨家挨户劝化,希望能募得整修佛寺的经费。
1. 规劝感化。《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见冲天砲维新习气过深,时时想要劝化他,常于闲谈的时候乘机规劝。」
2. 劝人施舍财物。
《劝化》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通过教化或劝说来感化人心,使其产生正面改变的过程。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劝”,即用言语、行动等方式鼓励和建议;另一个是“化”,即通过上述方式使被劝导的人思想行为发生转变。这个词语在古代多用于描述教育、治理等场合中通过教化手段达到某种目的的情景。
造句: 1. 儒家思想注重以德治国,常常通过《劝化》的方式来弘扬仁爱孝悌的观念。 2. 在社区工作中,志愿者们运用了各种方法进行《劝化》,帮助居民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3.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劝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4. 教育部门积极推广《劝化工作》,希望借此提升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5.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劝化》终于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日常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这些造句展示了“劝化”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体现了其作为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