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勾军的简介:

gōu/gòu jūn
1.犹征兵。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征兵。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想当日刚赴佳期,被勾军蓦地分离。」

2. 征兵的吏役。元.石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自家勾军的便是,今奉上司差遣,著我勾秋胡当军。」

3. 指拘捕犯人的差役。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三折:「俺是元帅府里勾军的,我是佯不睬。」

勾军》,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特指一种强制征兵的方式。这种做法常见于宋朝及之后的某些时期,是政府为了补充军队的人力资源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在封建时代,民众往往不愿意直接参军服役,政府就会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或策略,如抓丁、征调等方法,将平民百姓强行征集入伍。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民间不满和反抗。

以下是五个使用“勾军”一词的造句:

  1. 在宋朝末年,由于连年的战乱,国家不得不采取更加严厉的勾军政策来补充兵力。
  2. 村民们对于官府频繁的勾军行动感到十分不满,他们担心自己的家人会因此被强行征召入伍。
  3. 为了防止民间力量过大,政府对勾军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反抗事件。
  4. 勾军人数的增加虽然短期内缓解了军队的人力短缺问题,但长期来看却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5. 在《水浒传》这部著名小说中,勾军也是造成许多英雄好汉走上梁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词解释

gōu,gòu

1 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销。~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2 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画。~勒。3 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缝。4 调和使黏,调味:~芡。5 牵引,招引:~引。~通。6 停留,逗留:~留。7 摄取:~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8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股定理。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