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义忘身的拼音、解释、组词

殉义忘身的简介:

xùn yì wàng shēn
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正义而奉献生命。陈书˙卷三十一˙萧摩诃等传˙史臣曰: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亦作殉义忘生。

1. 为正义而奉献生命。《陈书.卷三十一.萧摩诃等传.史臣曰》:「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也作「殉义忘生」。

殉义忘身》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吾岂其然哉?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昔者先王知兵不可去,患害之将至也,故修教练兵以时,然后卒伍正,甲兵劲,令民知所以死之义;是故必出死力以守其爵禄、妻子,则死矣。今子不修此四者而欲求利焉,岂其然哉?吾不敢。”这里的“死之义”即为“殉义忘身”的意思。

解释:指的是为了坚守道义或原则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行为。“殉”,指牺牲;“义”,这里特指正义、道理;“忘身”,指为了某种信念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这个成语强调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为了维护正义或履行责任可以不顾个人生死。

造句:

  1. 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国捐躯,这就是所谓的殉义忘身
  2. 他选择不向邪恶妥协,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也在所不惜,真是典型的殉义忘身之士。
  3. 在这场关于正义的斗争中,许多人为了坚守原则而殉义忘身
  4. 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危险,但张三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正是殉义忘身的真实写照。
  5. 他明知对方有重兵,却毅然孤军深入敌后,为的就是能够殉义忘身地完成任务。

分词解释

xùn

1 古代用人或物随葬:~葬。2 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国。~节。~难(nàn )。~情。~职。~道(指为坚持某种信仰或理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wàng

1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