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济的拼音、解释、组词

津济的简介:

jīn jì/jǐ
1.渡口。 2.指航道。 3.渡河。 4.救助;接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渡口。《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伊谷绝津济,台馆无尺椽。」

2. 渡河。《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然彼五门,尤为险要,陈人若开塘放水,即津济路绝。」

3. 救助、接济。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九有倾心,十方草靡,如凭津济,咸赖归依。」

《津济》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通常情况下,“津”和“济”各自有明确的意义:

  1. :古代指渡口或水路交通要地。
  2. :意为帮助、救济。

因此,《津济》可以理解为通过水道进行运输或渡越,从而达到帮助或救助的目的。在古代文献中,“津济”常用来形容通过舟船等水上交通工具来完成运送货物、人员以及提供援助等工作。不过,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更多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某些特定的语境或者文学作品里。

造句

  1. 古代为了方便运输和救助物资,人们往往在河流的重要位置设置渡口,即“津济”之地。
  2.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救援队伍可以通过水路进行“津济”,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援助。
  3. 这个港口自从开通以来,一直肩负着重要的“津济”任务,确保了货物和人员的顺利往来。
  4.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志愿者们依然坚守岗位,努力完成每一次艰难的“津济”任务。
  5. 船只在海上航行时,不仅承担着物资运输的重要责任,也在关键时刻发挥着“津济”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津济”这个词虽然在上述语境中使用得当,但它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如果你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文学创作中使用它,那么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分词解释

jīn

1 渡水的地方:~渡。关~。~要。问~。2 口液,唾液:~液。~~有味。3 汗:遍体生~。4 滋润,补:~润。~贴。5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