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踞的拼音、解释、组词

狼踞的简介:

láng jù
1.如狼之蹲踞。古代道家养生导引术的一种动作。

  • AI解释

词语“狼踞”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像狼一样蹲坐或站立的姿态。在古文中,“狼踞”常用来形容人或物姿态凶狠、傲慢的样子。由于这是一个较为古典且特定的词汇,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创作和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仍可能被采用。

详细解释

  • 词义来源:“狼踞”的“狼”字在这里不仅仅指动物,更多的是借用其形象特征来比喻人的某种姿态或神情。“踞”,表示蹲坐、站立的样子。整体来说,“狼踞”形容的是一种态度或态势显得非常凶狠或者傲慢。

造句

  1. 古代战争场景:每当敌军靠近,他便以狼踞的姿态站立于阵前,仿佛一头随时准备跃起攻击的野兽。
  2. 文学描写狼踞在崖边的巨石上,背影威严而孤傲,如同一位王者面对着自己的领地。
  3. 历史人物描述:三国时期,诸葛亮以狼踞之姿稳坐军帐之中,指挥若定,无人能出其右。
  4. 自然景观:山崖边的巨石上,一只狼踞的姿态屹立不动,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不受侵犯。
  5. 文学创作中对角色的描绘:小说中的反派人物李将军以狼踞之态站在院落中央,目光如炬,让人不寒而栗。

请注意,“狼踞”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罕见,上述句子多为文学性的表达,实际生活中较少直接使用“狼踞”来形容姿态。

分词解释

láng

1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狈。~奔豕突。~吞虎咽。~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入室(喻引进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