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的拼音、解释、组词
登泰山记的简介:
dēng tài shān jì
散文篇名。清代姚鼐作。记述作者在清代乾隆年间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通过亲身考察纠正了史料上关于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散文篇名。清代姚鼐作。记述作者在清代乾隆年间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通过亲身考察纠正了史料上关于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 AI解释
《登泰山记》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姚鼐所作的一篇游记散文,详细描述了作者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1774年)冬日与友人一同登上泰山的情景。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临泰山的过程以及山间所见的奇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词语解释
- 登泰山记:指姚鼐创作的一篇描述他个人登山经历及其见闻的散文作品。
- 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山”,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
- 壮丽景色:指大自然中令人震撼和赞叹的自然景观,包括但不限于奇峰、怪石、云海等。
造句
- 姚鼐的《登泰山记》生动地描述了他在严寒冬季挑战险峻山峰的经历。
- 登上泰山之巅,作者在文章中记录下了他所见到的壮丽景色,这些景色至今仍令人心生敬畏。
- 在阅读《登泰山记》后,我被姚鼐对自然美景的热情与赞美深深打动。
- 《登泰山记》不仅是一次个人旅行的回忆录,更是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山水文化的颂歌。
-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通过对山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无限崇敬之情。
分词解释
登
dēng
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3 记载:~记。~报。~载。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6 进:~崇(进用推崇)。7 方言,穿:~上靴子。
泰
tài
1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 极:~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 通:天地交~。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记
jì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