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盟文的简介:
méng wén
1.盟誓的文辞。
1.盟誓的文辞。
- AI解释
《盟文》,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双方或多方结盟时所签署的文字协议,通常包含誓约内容、盟誓的形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从字面意思来看,“盟”意味着联合,“文”即文字记录,因此,《盟文》就是指记载了结盟关系及其具体条款的文书。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相互保证不侵犯他方领地、互相援助等目的,会签订正式的盟约。这些盟约通过《盟文》的形式来记录,并且常常会有歃血为盟或饮鸠酒等仪式以示诚意。
- 内容:《盟文》的内容通常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国名)、盟誓的具体条款、违约的责任及后果,有时还会涉及其他附属事宜。这些条文具有法律效力,在当时被视为维护和平与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 形式:古人的书写工具以毛笔为主,《盟文》多采用竹简或丝帛作为载体进行书写,并且由双方领导人亲自签署或盖印。
造句:
- 古代诸侯之间为了确保彼此的安全,常常会签订《盟文》,形成正式的联盟关系。
- 在《史记》中记载了一段关于齐楚两国订立《盟文》,共同对抗秦国侵略的故事。
- 这份《盟文》不仅详细列出了结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违反协议将面临的处罚措施。
- 为了增强《盟文》的可信度与严肃性,在签订时通常会举行庄重的仪式,并邀请其他诸侯国作为见证方。
- 在现代历史研究中,《盟文》是了解古代政治格局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文献资料。
分词解释
盟
méng
1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2 指结拜弟兄:~兄。~弟。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 发(誓):~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