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袁大头的简介:
yuán dà/dài/tài tóu/tou
1.即袁头币。
1.即袁头币。
- AI解释
《袁大头》,这是中国货币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名词,指的是1928年至1936年间在中国流通的一种银元。这种银元正面刻有民国政府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侧面像,因此得名“袁大头”。这一时期的“袁大头”作为民国初期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地位。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由于银元正面图案为袁世凯的形象,人们习惯性地称呼它为“袁大头”,形象且通俗。
- 铸造时间与特征:“袁大头”主要铸造于北洋政府时期(1928-1936),其特点是面值多为壹圆,银色纯度较高,直径约4厘米左右。背面通常铸有“中华民国”字样及单位重量和成色。
- 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袁大头”的铸造、流通以及最终退出市场的过程见证了民国初期的社会变迁。
造句
- 那些年,爷爷家里收藏的几枚“袁大头”成了他晚年最珍贵的记忆。
- 在古董市场上,“袁大头”的价格常常能卖出不菲的价格,因为它不仅具有货币价值,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电影《建国大业》中,演员们手持“袁大头”银元的场景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
- 小明对历史感兴趣,他收藏了不少关于民国时期的物品,包括一枚“袁大头”。
- 虽然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是人民币,但老一辈人依然怀念那枚代表着他们青春记忆的“袁大头”。
分词解释
袁
yuán
1 姓。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