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第的拼音、解释、组词

策第的简介:

cè dì
1.策试和选评。

  • AI解释

《策第》这个词并非一个标准术语或词汇,它可能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如果是在古代典籍中提到“策”,往往与对策、策略或策论有关;而“第”字则常用于表示等级或者序列的排序。为了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造句,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具体使用场景。

  1. 如果是“策”的意思指的是策略、办法:
  2. 解释:在古代,“策”有时指提出治国方略或对策,如《史记》中就有记录了各种官员对时政问题提出的策略。而“第”在这里可能用来表示顺序或者等级,比如在讨论不同策略的优劣时。

  3. 如果是“策”的意思指的是对策、回答问题的方法:

  4. 解释:“策”常用于指士人对于朝廷或皇帝提出的问题进行的回答,是一种形式化的辩论或问答。如《汉书》中的“对策”,即士子对君主提问所作的应答。

  5. 如果是“第”的意思指的是等级、序列:

  6. 解释:“第”可以用来表示某个事物在一系列中的位置或者级别,比如宫殿的排序。

基于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构建几个造句来说明其使用情况:

  1. “古代文臣常常需要通过撰写策问来展示自己的策略和治国理念。”
  2. “这些建议虽然有新意,但在当前形势下未必是最优策略(策)。”
  3. “在朝廷的策对中,他成功地展现了自己的见解,并得到了高度评价。”
  4. “这次比赛参赛者按照成绩排序入第,前三名获得奖励。”
  5. “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不同政策实施的效果对比,堪称一篇精彩的策论。”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理解《策第》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与用法。如果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或者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