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斗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科斗文的简介:

kē dǒu/dòu wén
1.科斗文字。

  • AI解释

科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古文字体,属于甲骨文和金文之前的阶段。因其笔画形似蝌蚪而得名“科斗”,这种文字记录在简牍、帛书等材质上。它与后来的篆书、隶书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书写风格、结构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详细解释

  1. 起源: 科斗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之一,出现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的商朝晚期。
  2. 用途: 主要用于书写简牍、甲骨占卜记录以及部分金文之前的铭刻等。
  3. 特征:
  4. 字体扁平:科斗文字往往比较扁平,笔画较粗壮,形似蝌蚪状。
  5. 笔顺多变:尽管笔顺不固定,但有规律可循,比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习惯已经初具雏形。
  6. 结构复杂:相较于后世的文字体系,科斗文中的字形更为复杂多变。

造句

  1.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科斗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字表达方式,记录了那个时代许多重要信息。
  2. 古代学者通过研究科斗文书,得以了解商朝晚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发展情况。
  3. 现在的古文字学家们正在努力解读那些保存下来的科斗文书,希望能够揭示更多历史的秘密。
  4. 科斗文不仅是古代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汉字起源的重要资料。
  5. 虽然科斗文离我们现代人比较遥远,但是通过学习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请注意,由于科斗文的具体字形和书写方式相对复杂且多样,并非所有相关的文献都能被完全解读,因此上述造句中关于其特征、用途等描述均为一般性的概括。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dǒu,dò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胆。4 形容事物之小:~室。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箕。~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