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颂的拼音、解释、组词

燕然颂的简介:

yàn/yān rán sòng
1.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谓在边塞战争中建立功勋。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燕然颂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来源于东汉时期。它的全名是“勒石燕然”,最早出自于班固所写的《后汉书·窦宪传》,原意是指在北方边疆的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脉)刻下铭文以记功勋。这里的"颂"通常理解为对功绩、胜利或杰出成就的歌颂。

这一成语后来被引申为赞美、纪念某一历史事件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或是用来形容记录重要的事情和人物。它还象征着一种不朽的精神和荣耀。

造句

  1. 军事史上的燕然颂:汉代大将窦宪在北伐匈奴的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并勒石燕然以记此战功,从此“燕然颂”成为了表彰军事功勋的经典之作。
  2. 文学中的燕然颂: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其《登幽州台歌》中,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的情感,其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便是对“燕然颂”的诗意诠释。
  3. 历史上的燕然颂: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发现了东汉时期的《班超墓志》,证明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真实性。这一发现可以被视为中国外交史上的“燕然颂”。
  4. 现代意义的燕然颂:当某国体育代表团在国际大赛上获得金牌,他们回国后往往会受到热烈欢迎和庆祝,这也是一种新时代下的“燕然颂”,体现了社会对优秀运动员的认可与尊重。
  5. 文化中的燕然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未能收复中原,但他七擒孟获、八阵图等事迹至今仍被后人传颂。这些壮举可被视为蜀汉军队的“燕然颂”,彰显了忠诚与智慧。

通过以上句子,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燕然颂”这一成语的基本含义和历史背景,还能够感受到它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方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分词解释

yàn,yā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 轻慢:“~朋逆其师”。3 古同“宴”,安闲,安乐。4 古同“宴”,宴饮。

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

sòng

1 赞扬:~扬。歌~。~词。赞~。~古非今。2 以颂扬为内容的文章或诗歌:祖国~。青春~。3 祝愿:祝~。敬~大安。4 中国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