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扫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纲常扫地的简介:

gāng cháng sào dì
纲常:三纲五常。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衰败不振。

  • AI解释

《纲常扫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社会上的道德规范、伦理观念和秩序被严重破坏,社会风气败坏到了极点。这里的“纲常”主要指的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基本道德准则,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扫地”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这些基本原则在社会中已经失去原有的价值和影响力。

以下是五个使用《纲常扫地》的造句:

  1. 自从那位贪官掌权后,当地的社会风气如同被洗劫一空的宝库,《纲常扫地》的局面让人感到十分痛心。
  2. 为挽救《纲常扫地》的局面,政府正在加大反腐力度,努力恢复社会的道德秩序。
  3. 在网络和媒体的快速传播下,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已经深深影响了年轻一代,这使得当前的社会出现了一种《纲常扫地》的状态。
  4. 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无论何时都应坚守《纲常扫地》,这是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5. 企业领导者的道德败坏、贪污腐败等行为,使整个行业面临《纲常扫地》的局面,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这些句子展示了“纲常扫地”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既可用于描述个人或特定群体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用于比喻整个社会风气的恶化。

分词解释

gāng

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领。~目。~要(➊提纲;➋概要)。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纪。~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sǎo,sào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地。2 清除,消灭:~雷。~盲。~荡。一~而空。3 全,尽,尽其所有:~数(shù)。4 低落,丧失:~兴(xìng )。5 描画:~描。~眉。6 迅速横掠而过:~射。~视。7 结束,了结:~尾。8 祭奠:~墓。祭~。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