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贞则的简介:

zhēn zé
1.谓符合正道的准则。

  • AI解释

贞则》一词,出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坚守正直、忠诚和原则。在古代汉语中,“贞”可以理解为坚贞不移、忠贞不二,“则”有法则、标准之意。“贞则”合在一起,则是指秉持着坚定的原则,保持一贯的品质。

详细解释

  1. :坚守;保持不变。
  2. :法则;规范;模式。
  3. 贞则: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轻易改变或妥协。

贞则”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坚定的原则、诚实守信、品德高尚等特质。它强调的是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本心,在困难面前依旧保持正直的态度。这是一种积极的美德,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造句

  1. 王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都以贞则自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
  2. 在商海沉浮多年后,李总依然保持着贞则原则,坚决不参与任何违法的商业活动。
  3.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贞则精神,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选择。
  4. 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仍然坚持贞则,拒绝违背自己心中的正义感去做某些事情。
  5. 张经理在公司中倡导贞则文化,鼓励员工坚守职业道德,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

分词解释

zhēn

1 坚定,有节操:忠~不渝。坚~不屈。~节。~士(忠贞之士)。2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烈。~操(同“贞节”)。~淑。3 占,卜,问卦:~卜。4 古同“桢”,桢干(gàn)。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