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走西口的简介:

zǒu xī kǒu
二人台传统剧目。叙清末山西遭灾,佃农太春被迫远走西口外谋生。剧本描写他与新婚不久的妻子告别的情景。

  • AI解释

走西口》,是一个成语,但更广为人知的是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表达。"走西口"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个传统习俗或行为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大量的人们从中国的陕西、山西等地区迁徙至内蒙古西部以及更远的地方谋生的一种现象。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明清以来,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许多陕西、山西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向西迁移。他们主要沿黄河西侧(即“口”字所在的方位)进入蒙古草原寻找新的生活空间。
  2. 文化意义:“走西口”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情感。它反映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下对生存的渴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 经济与社会影响: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同时也给受移民到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造句

  1.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走西口”成了许多家庭唯一的选择。
  2. 走西口的队伍中,既有年轻人也有老人,他们带着希望和梦想踏上未知的土地。
  3. 祖先的故事里,都讲述着“走西口”的艰辛与荣耀。
  4. 我们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曾祖父那个时代,那时他勇敢地“走西口”,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5. 电影《走西口》生动再现了那段历史,让人感受到当时人们面对生活的勇气。

以上就是关于“走西口”的解释以及五个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西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