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束三条篾的拼音、解释、组词

肚束三条篾的简介:

dù/dǔ shù sān tiáo/tiāo miè
1.勒紧腰带。比喻忍饥安贫。语出《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往山去。"

  • AI解释

您提供的词语“肚束三条篾”看起来像是一个具有地方色彩或者特定情境下的表达,它似乎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通常情况下,“肚束”可能指的是腰带或用来绑紧腹部的布条、绳子等;“三条篾”则可能是形容某种编织物所用材料的数量。“三条篾”中的“篾”在这里是指竹子细长的茎部,常用于编织。

详细解释

  1. 肚束:一种用于腰部或者腹部束缚的东西。
  2. 三条篾:“篾”指的是细小而坚韧的竹片或木条,用作编织物的基础材料。这里“三条”的使用可能强调了某种特定性或者是数量上的特殊意义。

结合以上解释,“肚束三条篾”这个词组可能描述的是某种特别设计的腰带或者束缚物,它由三根细长的竹子制作而成,并且用于腰部或腹部的绑紧。这种表达方式往往出现在传统工艺、民俗文化中。

造句

  1. 在准备参加一场传统的傣族舞蹈表演时,她特地找来三条篾编织了一条肚束,紧紧地束在身上。
  2. 传说中,古时候的战士们会用一条特别编制的肚束三条篾来保护腹部不受伤害。
  3. 展览会上展示的传统手工艺品中,有一件由匠人亲手编织的肚束三条篾腰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
  4. 来自云南的一位游客在村子里买了一条肚束三条篾制成的手工腰带来做纪念品。
  5. 看着母亲用竹子编制的肚束三条篾,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分词解释

dù,dǔ

1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子。~胁。~皮。牵肠挂~(挂念,不放心)。2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炉~儿。3 圆而凸起像肚子的:腿~子。手指头~儿。

shù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 事情的结末:收~。结~。6 姓。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