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息的拼音、解释、组词

动息的简介:

dòng xī
1.指出仕与退隐。 2.活动与休息。 3.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 4.犹动静。情况,消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进退。指出仕与退隐。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唐.王维〈戏赠张五諲〉诗三首之三:「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2. 活动与休息。《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自此雌每守徐,动息不相离。」晋.陶渊明〈杂诗〉二首之二:「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3. 动静。指情况、消息。《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思温的孩儿赵延照在晋做祁州刺史,思温知契丹动息,背地令人与延照言契丹终变,乞以幽州内附。」《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原来郑庄公身虽在国,留人于王都,打听朝中之事,动息传报。今日平王欲分政于虢公,如何不知。」

动息》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但根据字面意思和古文中的用法来推测,“动”指的是活动、运动;“息”则是指呼吸、停歇。综合来看,“动息”可以理解为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或者说是生命体的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1. 在生理学上:可以指人的呼吸与心跳等生命活动的状态。
  2. 文学或哲学领域:有时被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动静两面性。

造句:

  1. 看这山间云雾,时而舒缓移动,时而静止不动息,正如世间万物的动息交替。
  2. 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动息之美,既有狂风骤雨的激烈,也有细水长流的平和。
  3. 他的人生如同动息之舞,既经历了创业的激情澎湃,也品尝过失败后的沉思静默。
  4. 艺术家笔下的每一抹色彩都蕴含着生命本身的动息,既有瞬间爆发的活力,也有长久沉淀后的宁静。
  5. 春夏秋冬四时更迭,自然界中的动息变化无不体现着自然法则的奇妙。

需要注意的是,“动息”并非一个常用的固定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时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恰当的理解。

分词解释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1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2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3 繁殖,滋生:休养生~。滋~。4 音信:消~。信~。5 儿女:子~。6 利钱:~率(lǜ)。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