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的拼音、解释、组词

匿名信的简介:

nì míng xìn/shēn
1.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信件。多为达到攻讦﹑恐吓等目的而写。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的书信。【例】为了避免挟怨报复,政府的检调、政风等相关单位,通常不会受理匿名信。 △匿名书

1. 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的书信。如:「政府机关今后不再受理匿名信。」也称为「匿名书」。

《匿名信》的详细解释

定义: 匿名信是指署名者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而寄送给他人的书信。通常,发送匿名信的人会在信封上留有假名字或不写任何名字。

特点: 1. 隐匿性:发件人不愿意留下真实的姓名或联系方式。 2. 保密性:内容往往涉及个人隐私或者针对某些敏感话题,以保护发送者不被揭发。 3. 目的多样性:可以用来传达批评、指责,也可以是举报、表扬等。

文化意义: 匿名信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可能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含义。在现代社会中,它有时被视为一种隐私的侵犯手段,但历史上也曾经作为一种保护隐私或表达意见的方式存在。

造句

  1. 自从收到那封匿名信之后,小张每天下班后都心神不定。
  2. 虽然无法确定是谁寄来的匿名信,但这明显是针对公司的竞争策略而写的。
  3. 匿名信中提到的公司财务问题最终被证实了真实性,并因此引发了调查。
  4. 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他从不轻易在公共场合签署匿名信。
  5. 虽然匿名信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作者的身份仍然无法确定。

分词解释

1 隐藏,躲藏:隐~。藏~。~名。销声~迹。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