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校官的简介:

xiào guān
军衔的一等。系中等军官军衔的统称。通常设上校、中校、少校,有的还设大校。中国于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和1988年始重新实行的军衔制,校官均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旧时掌管学校的官员。《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

2. 陆海空军官制,在将官之下,尉官之上,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校官》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官职体系。在古代中国,"校"字通常指的是某种级别的管理或监督角色,而"官"则是指官员,即担任职务的人。因此,《校官》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定级别或者类型的官员,具体职责和地位会因不同的朝代、时期以及具体的文史记载有所差异。

详细解释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中,"校官"一般特指在各级学校担任管理工作的官员。这类职位可能包括负责监督学生学习情况、组织考试等职责。具体来说,“校”字在此处更多是指一种职责或地位,并不一定意味着它直接关联于某个具体的机构名称。

造句

  1. 明朝时期,许多学者通过参与地方教育机构的管理成为校官。
  2. 在古代中国,担任校官是一种既荣耀又充满挑战的职务。
  3. 某些历史记载中提到的名臣曾短暂地担任过学校的校官一职。
  4. 虽然《校官》在现代社会已不再作为一个明确的职业存在,但其精神依然体现在现代教育管理中。
  5. 从历史上看,校官的角色不仅限于学术管理,还往往涉及到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请注意,这些造句根据“校官”的历史意义进行了合理想象,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此外,“校官”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上述例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古代含义而创造的。

分词解释

xiào,j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