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夫俗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村夫俗子的简介:

cūn fū sú zǐ
指粗野鄙俗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粗俗鄙陋的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二十三˙赛四节记˙踏雪寻梅:村夫俗子,枉营营岂知滋味,把万物看刍狗,虚舟名利。

1. 粗俗鄙陋的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二三.赛四节记.踏雪寻梅》:「村夫俗子,枉营营岂知滋味,把万物看刍狗,虚舟名利。」

《村夫俗子》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其构成来看,可以理解为“乡村中的普通男子”。这里,“村夫”指的是居住在乡村或小镇、从事农业或其他传统行业的人;“俗子”,则常用来形容普通人,特别是指行为和思想方式较为保守、传统的那些人。结合在一起,“村夫俗子”通常被用于描述具有乡土气息且缺乏见识或者观念较为陈旧的普通男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可能带有贬义或幽默色彩,用于描绘那些生活态度传统、思维方式保守的人群形象,并非真正的学术定义。

造句

  1. 尽管村夫俗子们对现代科技知之甚少,但他们依然在传统农耕文化中找到了乐趣。
  2. 村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新鲜事物,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深深地影响了周围的人。
  3. 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里,村夫俗子们的观念似乎已经落伍了。
  4. 虽然村夫俗子们可能不太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淳朴的心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让人感动。
  5. 乡村里的那些村夫俗子们,他们虽然生活条件简单,但却是这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词解释

cūn

1 乡村;村庄:~子。~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民。2 粗野;粗俗:~野。~俗。~话。~气。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