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企业化的简介:
qǐ yè huà/huā
1.工业﹑商业﹑运输等单位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独立计算盈亏。 2.使事业单位能有正常收入,不要国家开支经费,并能自行进行经济核算。
1.工业﹑商业﹑运输等单位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独立计算盈亏。 2.使事业单位能有正常收入,不要国家开支经费,并能自行进行经济核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任何机构设法将其依照经营企业之精神与作为。
词语详解:企业化
定义: “企业化”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某一方面或某个组织、单位在管理方法、经营方式上逐渐向企业的模式转变,强调通过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机制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背景与应用: - 行政事业单位:许多传统的政府机构或者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会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以增强其运营的自主性和竞争力。 - 教育领域:部分学校或培训机构可能会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流程再造,提高办学效益。 - 社会团体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可能在管理上引入企业的某些机制,如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等。
特点与优势: 1. 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导向 2. 推行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 3. 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
造句示例:
-
企业化改革让这个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新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服务客户的能力。
-
学校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后,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提升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大大提升了办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
街道办事处引入了企业化管理的理念,通过对公共服务进行市场化改革,有效改善了居民的服务体验。
-
博物馆采用企业化运营模式之后,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增加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和赞助商的支持。
-
在这场社会组织“企业化”的浪潮中,许多公益项目都开始注重效率与透明度的提升,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分词解释
企
qǐ
1 踮着脚看,今用为盼望的意思:~盼。~足而待。~及(盼望达到,希望赶上)。~图(图谋)。2 开启。3 姓。
业
yè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
化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