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吏节的简介:
lì jié
1.官吏的节操。
1.官吏的节操。
- AI解释
关于“吏节”,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少见,通常会与“士节”相联系。但从字面上来看,“吏”指的是官吏、官员,“节”常用来形容气节或操守。“吏节”可以理解为官吏的操守和行为准则。
详细解释
- 含义:“吏节”强调的是作为官吏应有的操守、品行。古代对官员的行为规范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因此“吏节”通常指的是官吏应当具备高尚的精神品质和正直的行为标准。
- 背景意义: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僚系统的清廉与高效,因此对于官吏的选拔和管理都有严格的标准。“吏节”强调的是官吏应该遵循的原则,如公正、廉洁等。
造句
- 古代官员需具备高尚的吏节,方能在朝廷中得到信任。
- 某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吏节的要求,最终受到惩处。
-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时刻铭记保持良好的吏节,为社会树立好榜样。
- 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吏节原则,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
- 尽管面临种种压力,这位官员始终保持高洁的吏节,没有做出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
以上是根据“吏节”这一概念进行的一些解释和造句。需要注意的是,“吏节”这个词汇在正式文献中使用较少,更多的是在文学作品或讨论古代官僚制度时被提及。
分词解释
吏
lì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