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简介:
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纂出版。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按学科分卷。1980年起开始出版,1993年出齐,共七十四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编辑。西元一九八○年出版。全书总数八十卷,每卷约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万字。词条约十万,插图六万多幅。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出版时依各学科单科出版,不列卷次。如哲学、中国文学、天文学、法学、力学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出版,旨在全面反映当代中国的知识体系、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的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它以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为原则,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各个领域,并且特别强调了中国的特色和传统,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
详细解释
-
出版背景:该百科全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间启动的大型编纂工程。其目的在于系统整理、总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学科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
内容范围广泛: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也包括历史、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此外,还包括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体育、军事等各个方面。
-
权威性和准确性:作为中国学术界的大型参考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内容由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和审定,确保了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
版本更新:《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出版以来持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新版于2016年正式发布。
-
数字形式推广:除了纸质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还推出了电子版及网络版,为更多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询途径。
造句
-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小李花了大量时间查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古典文学的部分。
-
在撰写科研报告时,他多次引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数据和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学生们在做历史作业之前都会先翻阅《中国大百科全书》,以获得准确的历史背景资料。
-
为了准备演讲,张教授花了几周时间阅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章节。
-
李女士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忠实读者,在她看来这是了解当代中国方方面面的最佳途径。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k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quán
1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2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3 都:代表~来了。4 使不受损伤:保~。5 姓。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