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辩的拼音、解释、组词

庭辩的简介:

tíng biàn
1.在朝廷上辩论。庭,通"廷"。

  • AI解释

庭辩》,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特指在法庭上进行的辩论。它体现了古代司法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双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在此过程中陈述事实、发表观点、反驳对方论点的过程。

详细解释

  1. 定义庭辩是诉讼程序中的一种形式,主要发生在庭审阶段,具体指的是原告方和被告方在法官面前就案件的相关事实及法律问题进行辩论。
  2. 作用与意义:通过庭辩可以更清晰地展示案件的实际情况、明确双方争议的核心问题,有助于法院准确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司法公正。
  3. 特点
  4. 程序性:庭辩必须在法庭内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5. 公开性:一般情况下,庭辩过程应当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6. 对抗性: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进行辩论。

造句

  1. 庭辩过程中,原告方详细陈述了被告拖欠债务的事实,并提供了相关证据。
  2. 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的庭辩意见后,进一步询问了一些关键问题以澄清事实。
  3. 虽然被告律师在庭辩中极力为当事人辩护,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支持其立场。
  4. 通过激烈的庭辩,案件的核心争议点最终得以明确化。
  5. 庭辩结束后,双方均表示愿意进一步和解,并请求法院进行调解。

这些句子展示了《庭辩》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场景与作用。

分词解释

tíng

1 堂阶前的院子:~院。~园。~除(“除”,台阶)。2 厅堂:~宇。~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3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法~。4 古同“廷”,朝廷。

biàn

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分~(亦作“分辨”)。争~。答~。~白。~驳。~护。~解(jiě)。~论。~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