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夷族的简介:

yí zú
1.诛灭宗族。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其株连范围﹐历代不一。秦汉有夷三族罪﹐封建社会后期有所谓夷九族﹐并及伯叔等旁系血亲。见《唐律疏义》﹑《通典.刑制》﹑《明律》。

  • AI解释

关于“夷族”这个词,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且其含义和使用场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夷族”一词通常指的是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的族群,这反映了当时汉族对于其他民族的一种区分方式。

详细解释

  1. 古语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夷”常被用来指代那些与华夏文化不同、生活习惯各异的群体。这种称谓常常带有某种区别甚至贬义色彩。

  2. 现代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和“民族平等”的原则确立后,“夷族”这一词语不再使用,而是采用更为中性且尊重的说法如“少数民族”。

  3. 文化与政策背景:“夷族”概念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地域与文化区分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种称谓逐渐被更加包容和尊重的语言所取代。

造句(现代语境中表达)

  1. 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 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3. 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活动中,各民族人民积极参与其中,展示了各自独特而美丽的文化。
  4. 为了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国家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互动交流活动。
  5.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注意,上述造句中使用了现代词汇替代了“夷族”一词,并且强调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文化交流等积极方面。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