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平广记的简介:

tài píng guǎng jì
古小说总集。北宋李昉等编。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五百卷,目录十卷。分类编次。采录汉至宋初小说、笔记、稗史等四百七十五种。特别是保存了不少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中的名篇。其中有的书今已不传。赖此集得以考见。为研究宋以前小说的主要资料,在中国小说史上有重要地位。

  • AI解释

太平广记》,是一部宋代类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小说丛书之一。这本书编纂于宋真宗时期(公元1004年),由李昉等人主持编写,收录了大量唐以前的传奇故事、志怪故事和杂史,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神仙鬼怪、英雄侠客、爱情婚姻等多个方面。

详细解释

  • 书名由来:此书取自《论语·颜渊》:“居无求安,徙无求宁。乐在身外之物,故曰‘太平’;记述古今奇闻异事,广博而杂,故曰‘广记’。”

  • 内容特色:它不仅涵盖了古代的志怪故事、传奇小说,还涉及到了宗教信仰、民间传说以及历史人物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料。

  • 文学价值:《太平广记》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其中许多精彩的故事情节也启发了后世作家的创作灵感。

造句

  1. 小说家以《太平广记》中的故事为灵感,写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爱情传说。
  2. 在那个年代,人们常常在睡前听书人讲述《太平广记》中的奇闻异事。
  3. 学者们研究《太平广记》,希望能从中发现更多关于古代社会生活的线索。
  4. 太平广记》里记载了各种各样的鬼怪故事,让人听得毛骨悚然。
  5. 作者在创作时受到了《太平广记》中某些情节的启发,使得小说充满了神秘色彩。

这些句子既体现了《太平广记》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点,也展示了它在不同情境下被利用的情景。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广

guǎng,ān,yǎn

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2 多:大庭~众。3 扩大,扩充:推~。~开言路。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