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竹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母竹的简介:
zǐ mǔ zhú
1.竹子的一种。又名慈竹。
1.竹子的一种。又名慈竹。
- AI解释
《子母竹》这一词汇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语,但从其结构可以推测它可能涉及到“竹”这种植物。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子母竹”有可能指的是:母竹(母株)和由母竹生长出的子竹(分蘖或笋芽)。这在描述某些特定类型的竹林形态时可能会用到。
详细解释
- 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属于禾本科,种类繁多,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竹子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
- 母竹(母株):是指已经长成的、可以作为繁殖和分蘖基础的竹子。
- 子竹(分蘖或笋芽):是从母竹根部或其他部位长出的小竹,通常用于竹林的扩展。
造句
- 竹林中那些高大笔直的母竹旁边,围绕着一圈圈细小的子竹,仿佛大自然的奇妙生长之舞。
- 在春雨的滋润下,这片竹林开始繁茂起来,每根母竹都孕育出许多生机勃勃的子竹,形成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 母竹和子竹一起构成了这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科研人员采用科学方法将母竹培育成优质的种源,并让其自然生长出大量健康无病害的子竹。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竹林逐渐扩大,由最初的几根母竹成长为一片茂密的竹海,其中不乏新长出的充满活力的子竹。
以上是对《子母竹》这一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示例。请注意,由于“子母竹”并非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或专有名词,这里的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其字面意义的推测而做出的。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母
mǔ
1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6 姓。
竹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