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统(501-531)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统(501-531)的简介:
xiāo tǒng (501-531)
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长子,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曾招集文士编成《文选》,为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诗文总集。
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长子,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曾招集文士编成《文选》,为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诗文总集。
- AI解释
《萧统(501-531)》
萧统,字德施,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生母为丁贵嫔。萧统自幼聪明好学,在父亲的支持下创建了“华林园”,广招文士,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他主持编纂了《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这部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之一,收录了从先秦至梁朝的370余位作家的七百多篇作品,按照文体分类,注重选录精华,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萧统不仅重视文学创作和理论整理,还关心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造句
- 《文选》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完整的古代文学总集之一,被学术界誉为“文章的海洋”,其编纂者便是才华横溢的梁朝皇太子萧统。
- 受教于父亲萧衍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萧统,不仅治国有方,且文学造诣颇深,在那个时代堪称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
- 萧统作为“文章选家”,通过精心编纂《昭明文选》,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和学术资源。
- 在研究古代文献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引用萧统所编《文选》中文字的情况,这足以见得其著作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
-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昭明文选》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之一,而它的编纂者便是具有远见卓识且博学多才的萧统。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