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于竹帛的拼音、解释、组词

著于竹帛的简介:

zhù yú zhú bó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AI解释

著于竹帛》一词来源于古代,指的是将文字或信息记载在竹简或丝帛上。在中国古代,由于纸张尚未广泛使用,人们多以竹简和丝帛作为书写材料,因此“著于竹帛”常用来形容文献记录的过程。

详细解释

  • :意为书写、记载。
  • 竹帛:在古代,“竹”指的是用竹子制作的竹简;“帛”,即指丝织品上的布帛。这两种材料都是古人用于书写的重要载体,因此将文字或信息记录下来称为“著于竹帛”。

造句

  1. 历史学家花费了数年时间著于竹帛,终于完成了一部详尽的历史著作。
  2. 知识的传承需要著于竹帛,才能跨越时空,让后人也能受益。
  3. 古代的文人们常常选择著于竹帛的方式,来记录他们的思想和学说。
  4. 这场战役的经过必须被记载下来,以免英雄的事迹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无踪,因此需要有人著于竹帛
  5. 著于竹帛不仅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方式,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积累的过程。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著于竹帛”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境和意义。

分词解释

zhù,zhuó,zhe

1 显明,显出:~名。~称。显~。昭~。卓~。2 写文章,写书:~述。编~。~书立说。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巨~。遗~。译~。~作。4 古同“贮”,居积。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