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釜之鸣的拼音、解释、组词

瓦釜之鸣的简介:

wǎ fǔ zhí míng
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庸人占据高位。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瓦釜之鸣”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常用来比喻那些徒有其表、缺乏实质内容或才能的人,或者形容用不合适的手段来发声,结果显得很荒谬或无效。这里的“瓦釜”指的是陶制的锅,古时用来煮饭,但材质较为脆弱,声音低沉,与铜、铁等金属制成的乐器相比音质较差。

造句

  1. 小明在公司的会议上提出了一套方案,但由于他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显得像是“瓦釜之鸣”,没有人真正重视。
  2. 这次演讲会来了很多所谓的专家,但他们的观点却像“瓦釜之鸣”一样苍白无力,并未对听众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3. 一些网络红人虽然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但如果他们开始尝试用“瓦釜之鸣”的方式发声,恐怕很难获得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4. 尽管公司内部有许多员工提出了好的建议,但因为缺乏高层的支持,“他们的声音就像‘瓦釜之鸣’一样被忽视了”。
  5. 对于那些依靠炒作而非真才实学的人而言,在一个讲求实力的环境中,“他们的表现就是‘瓦釜之鸣’”。

这些句子旨在表达“瓦釜之鸣”的比喻意义,即指代那种看似有影响力但实际上缺乏实质内容或价值的行为。

分词解释

wǎ,wà

1 用陶土烧成的:~罐。~器。~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2 〔~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3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当(dāng )(即瓦筒之头)。~匠。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míng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