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的拼音、解释、组词
田氏代齐的简介:
tián shì/zhī dài qí
春秋齐景公时,田桓子攻灭执政的栾氏和高氏(齐惠公后代)。到齐晏孺子时,田厘子灭国氏、高氏(齐文公后代)和晏氏,此后杀晏孺子,立齐悼公,旋又杀齐悼公,立齐简公。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齐简公,专国政。前391年,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后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诸侯。
春秋齐景公时,田桓子攻灭执政的栾氏和高氏(齐惠公后代)。到齐晏孺子时,田厘子灭国氏、高氏(齐文公后代)和晏氏,此后杀晏孺子,立齐悼公,旋又杀齐悼公,立齐简公。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齐简公,专国政。前391年,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后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诸侯。
- AI解释
《田氏代齐》这个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特别是出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田氏家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手段逐渐掌握了齐国的大权,最终取代了姜姓齐君的地位,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田氏齐”。
详细解释
田氏代齐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崛起的过程。春秋时期的齐国原本由姜姓统治者(即齐桓公等)领导,但后来的田和家族通过联姻、政变等手段,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并最终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86年),正式取代了姜氏政权,建立了以田和为首的新政权。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新兴势力如何逐步掌握权力的过程,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它被视为“礼崩乐坏”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秩序的动荡与变革。
造句
- 古代史书中不乏关于田氏代齐的故事,这展示了新兴贵族如何逐步取代旧统治者的过程。
- 在《田氏代齐》的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族是如何通过智慧和策略实现了权力的转型。
- 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时,《田氏代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
- 田氏代齐的故事提醒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政权更替往往伴随着复杂而微妙的政治斗争。
- 学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可以深刻理解田氏家族如何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最终取代了姜姓齐君。
分词解释
田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氏
shì,zhī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太史~。摄~表。
代
dài
1 替:~替。~办。~销。~序。~表。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时~。世~。古~。近~。现~。当(dāng )~。年~。3 世系的辈分:下一~。4 姓。
齐
qí,jì,zī,zhāi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4 全;完全:~全。人到~了。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