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老的拼音、解释、组词

庶老的简介:

shù lǎo
1.古代士之告老退休者。《尚书大传》卷五:"大夫﹑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余子毕出,然后皆归。"郑玄注:"上老,父师也;庶老,少师也。"《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孔颖达疏引熊安生云:"国老,谓卿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士也。"《魏书.高祖纪下》:"﹝二月﹞丙午,诏畿内七十以上暮春赴京师,将行养老之礼……三月丙寅,宴群臣及国老﹑庶老于华林园。"一说庶老兼指士人告老退休者与庶人之老者。

  • AI解释

词语“庶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庶”,指众多或普通百姓;“老”,指的是老年人。综合来看,“庶老”通常可以理解为平民老人或者普通百姓中的老年人。

详细解释

  1. 含义:一般用来形容普通百姓中的年长者。
  2. 背景与使用场景
  3. 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更多用于描述社会底层的老人生活状况或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4. 现代语境中,“庶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或者特定情境下的表达。

造句

  1. 城郊的老王是个典型的庶老,一辈子辛苦劳作,终于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
  2. 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着许多像李大伯这样的庶老,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3. 老张是村里的庶老,退休后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
  4.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庶老的生活,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5. 我们要特别关心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庶老,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请注意,“庶老”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并且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shù

1 众多:~务。~物。~绩。富~。2 平民,百姓:~民。~人。黎~。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竭驽钝,攘除奸凶”。~免于难。~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乎可行。

lǎo

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3 极,很:~早。~羞成怒。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5 晚年:~年。~境。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是生病。8 原来的:~地方。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了。13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