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隥的拼音、解释、组词
岩隥的简介:
yán dèng
1.见"岩磴"。
1.见"岩磴"。
- AI解释
词语“岩隥”出自古代文献,其中“隥”字较少单独使用,通常与“岩”连用。在古文中,“岩隥”指的是山岩上的石阶或崎岖不平的山路,是古人描述险峻山地的一种形象表达方式。
详细解释
- 岩:岩石、山岩。
- 隥(tè):石阶;山路。这个词较少单独使用,主要与“岩”结合成词,意指在岩石或陡峭的山上修建的阶梯状路径。
造句
- 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隥,栗深林兮惊层巅。”这里,“岩隥”描绘了天姥山的险峻和神秘。
- 杜甫在《望岳》中也提到了类似景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石径何盘旋,岩隥复窈窕。”这里的“岩隥”形容了泰山山路的曲折与险峻。
-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洞庭湖畔景色时也有提及:“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岩隥险阻,皆我之任。”这里,“岩隥”与“险阻”连用,形容洞庭湖畔的地理形势。
-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也有描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虽然直接没有用“岩隥”,但如果加上,“榆柳荫后岩隥”这样的情景会更丰富。
-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石径斜通幽处,岩隥曲上层峦。”这里的“岩隥”生动地描绘了庐山山路的曲折与险峻。
这些句子不仅增加了对词语的理解,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色细腻入微的感受和描述。
分词解释
岩
yán
1 高峻的山崖:~壁。~壑。2 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3 险要,险峻:~险。~邑。4 山洞:中空成~。~居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