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大发明的简介:

sì dà fā míng
1.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由中国人发明,然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四大贡献,通称四大发明。

  • AI解释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四项伟大创造,分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还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球的文化交流和技术革新。

详细解释

  1. 造纸术:东汉时期(公元105年左右),蔡伦改进并推广了造纸技术,使得纸张的制造更为便捷、成本更低。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火药:最初记载于唐末宋初(公元8世纪至9世纪之间)。起初被用作炼丹和医药研究的一部分,后来被用于军事目的,如制作爆破武器。它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与策略。

  3. 印刷术:唐代中期(公元700年左右)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宋代则发展出了活字印刷术(1040年左右),大大提升了书籍的复制效率和内容传播的速度,对知识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4. 指南针:最初可能是在北宋时期(公元960年至1279年间)用于风水测量。后来应用于航海,使得海上的导航变得更加准确可靠。这对于海洋贸易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以及新航线的开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造句

  1. 自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后,全球的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2. 如果没有古代中国人对于火药的研究和应用,中世纪战争的形态可能会完全不同。

  3. 在古籍修复工作中,了解造纸术的发展历史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之一。

  4. 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出版更加迅速便捷,这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普及与文化传承。

  5. 早期航海家借助指南针成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